藕池猫咪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303章,大景巡夜人,藕池猫咪,晚上去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&esp;&esp;几人一同上到甲板。
&esp;&esp;在鲁建兴的带领下来到船尾。
&esp;&esp;船尾围着几个人,在看一口黑陶大缸。
&esp;&esp;见沈晏和赵鲤来,几人散开。
&esp;&esp;赵鲤嘴里还咬着渍黄瓜碎,探头看了一眼。
&esp;&esp;她沉默一下。
&esp;&esp;默默地走到江边将自己嘴里嚼剩下的黄瓜粒,全吐了出去!
&esp;&esp;第246章 河神渍
&esp;&esp;赵鲤他们一夜沿江而下,清晨时正好行到莱州府。
&esp;&esp;历来船上水手船员,鱼类荤腥不缺,但都缺乏蔬菜维生素。
&esp;&esp;泰州府清崖县所产的米糠腌菜,就格外受欢迎。
&esp;&esp;船上来了贵人,上官此前叮嘱过,路上一应都需用心安排。
&esp;&esp;尤其强调,寻些新奇的地方特色送来。
&esp;&esp;因此安排行程的官吏,十分小心,一路费心搜罗。
&esp;&esp;赵鲤和沈晏早晨吃的腌菜,就是天没亮放小船上岸采买回来的。
&esp;&esp;现在这罐精心准备的腌菜,注定被辜负。
&esp;&esp;不仅赵鲤,还有昨夜吐了一晚的郑连。
&esp;&esp;郑连打小生活在京师北地,出门都是走的陆路。
&esp;&esp;这趟处女航行,踏上摇摇晃晃的船,他才知道自己原来晕船严重。
&esp;&esp;昨夜黄胆水都吐出来,早晨方才吃了爽口的腌菜,正觉得这东西清爽,便被鲁建兴一起叫到甲板。
&esp;&esp;然后他和赵鲤一样,只看了一眼那甲板上的黑色陶缸,就趴在船舷边,将嘴里的东西全部吐了。
&esp;&esp;沈晏眉头紧蹙,呵斥一声:“怎么回事?”
&esp;&esp;负责行程的官员满头大汗,他也方才听闻此事,如何能知道。
&esp;&esp;拱手行礼,说不出话来。
&esp;&esp;赵鲤伸长脖子,又往水下吐了两口唾沫,这才站直身子。
&esp;&esp;重新看向那个陶缸。
&esp;&esp;那口陶缸摆在甲板上,缸身上还带着湿润的水汽,显是刚才才从水里捞上来的。
&esp;&esp;缸口用了白布湿泥和稻草绳封住,这些东西已经被揭开放到了一边,露出缸中的东西。
&esp;&esp;半人高的缸里,塞满了米黄色的米糠腌膏。
&esp;&esp;空气中都是米糠腌菜特有的香味。
&esp;&esp;那堆米糠腌膏被扒拉开来,露出埋在里面的半个人头。
&esp;&esp;这人头腌得发白,五官上糊满了米糠,看不清模样,分不清男女。
&esp;&esp;黑色的头发,夹杂在米糠腌膏里。
&esp;&esp;没有什么臭味,反而都是香气。
&esp;&esp;郑连回头看了一眼,又低头去吐。
&esp;&esp;鲁建兴一手握着刀,一手给他拍背。
&esp;&esp;那负责的官吏看见沈晏的脸色,汗如雨下,急忙点了站在一边的一个水手问道:“章順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是什么东西?”
&esp;&esp;那个被点名的章順,听见自己的名字就一哆嗦。
&esp;&esp;一脸哭相地走出来,开口道:“这,小的也不知啊!我们就是看水上飘着河神渍,就捞起来,打算加加菜。”
&esp;&esp;“河神渍?”赵鲤嘴里都还满是腌菜的味道,难受的开口问道。
&esp;&esp;赵鲤长相讨喜无害,在有些时候,是很有用的。
&esp;&esp;至少倒霉水手章順看她面善,就松了口气,对她将事情娓娓道来。
&esp;&esp;原来在清崖县,有一种习俗。
&esp;&esp;在每一季,都要举村举行祭祀。
&esp;&esp;早些年,这种祭祀十分野蛮。
&esp;&esp;献祭牛马这样耗费财力的事情当然是不会做的,牛马都是值钱物件。
&esp;&esp;于是便献祭家中幺儿幼女。
&esp;&esp;左右也养不起,正好寻个正大光明的丢弃理由,不必担上弑子恶名,还博得大公无私的贤名。
&esp;&esp;这种做法在大景开国时,被以最强硬的姿态禁止。
&esp;&esp;当时新成立的靖宁卫出动,将这些村中神婆神汉弄死不少。
&esp;&esp;这种风气才算根绝。
&esp;&esp;只是百姓转而又用了另外一种办法……全村凑在一起渍腌菜。
&esp;&esp;你家出一把盐,我家出一把细米糠,他家出两捆自家菜地种的菜……
&esp;&esp;就这样以村为单位,每一个临水的渔村,都要准备一坛子腌菜。
&esp;&esp;白布封口,稻草麻绳绑紧,湿泥密封。
&esp;&esp;然后顺水抛下,祭祀河神。
&esp;&esp;好叫河神保佑,顺风顺水,收获丰硕。
&esp;&esp;这些坛子入了水,沉下去的就说明河神老爷喜欢,全村都荣耀,走路带风。
&esp;&esp;若是飘在水上,就是河神老爷瞧不上,这个村子便都觉得丢人现眼。
&esp;&esp;飘在水上的坛子,既然是河神老爷不要的,自然就便宜了路过的船只,只当是河神老爷赏的。
&esp;&esp;遇上这种咸菜坛子,一般水手都会当成是当日小幸运,高兴地打捞起来加菜。
&esp;&esp;这种惯例延续将近百年,已经成为船只路过清崖附近时的默认规则。
&esp;&esp;章順对着赵鲤解释完,就开始喊冤:“这位大人,我们这才刚刚从水中捞起来,实在不知啊!”
&esp;&esp;他的话得到了旁边几人的附和。
&esp;&esp;赵鲤点点头,走上前仔细去检查这口大缸。
&esp;&esp;沈晏则是回头,命人准备些漱口的香露水来,然后也走上前。
&esp;&esp;凑到近处,米糠腌膏的香味越发浓。
&esp;&esp;这口黑色大肚陶缸,高度到赵鲤腰。
&esp;&esp;就是大景十分平常的陶缸样式。
&esp;&esp;赵鲤蹲下身,先翻看了地上的封口物。
&esp;&esp;封口的就是一块细密的白棉布。
&esp;&esp;蒙在缸口,以草绳扎紧,再糊上湿泥。
&esp;&esp;赵鲤捡起地上的草绳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